4月2日上午10:00,临床医学学生工作党委组织全体教职工党员前往内蒙古生命礼赞园参加2024年全区人体器官捐献缅怀纪念活动。本次活动由自治区红十字会、自治区卫生健康委主办,内蒙古医科大学、呼和浩特市红十字会、呼和浩特市万松福寿生态陵园有限公司承办。红十字会工作人员,全区人体器官捐献获取组织、移植医院、遗体接收站、眼库等单位代表,志愿者代表、医学生代表,以及捐献者家属、移植康复者及社会各界爱心人士300余人共同参加缅怀纪念活动。


自治区人大副主任、自治区红十字会名誉副会长艾丽华出席活动并慰问遗体和人体器官捐献者家属。自治区党委宣传部副部长、文明办主任、自治区红十字会副会长王晓平,呼和浩特市副市长、红十字会会长马丙全,自治区纪委监委驻卫生健康委员会纪检监察组组长刘建刚,自治区民政厅二级巡视员李国平,内蒙古医科大学党委委员、副校长薛明明等领导出席本次活动并为捐献者家属颁发了纪念章。
内蒙古医科大学学生代表朗诵诗歌《生命的礼物》,表达了对捐献者的大爱馈赠。
党委教职工党员共同为遗体和人体器官捐献者鲜花并种下了“生命树”。





礼敬生命的馈赠,礼赞生命的意义。生命长河,逝去不是唯一的终点。人体器官和遗体、角膜捐献是一项关系人民群众生命健康的大爱工程,是医学教育和科研事业的重要基石,更是彰显社会文明进步的崇高事业。2011年,内蒙古作为全国第二批人体器官捐献工作试点省区,全面启动人体器官捐献工作,积极履行宣传动员、报名登记、捐献见证、缅怀纪念、帮扶救助等职能。截至目前,全区已有8.5万余人登记成为人体器官捐献志愿者,实现捐献451例。遗体和人体器官捐献者们以爱心接力生命,用生命点亮生命,另一种方式延续不同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