辅导员之家

当前位置: 本站首页 > 辅导员之家 > 正文

大学生资助工作是高校人才培养和学生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关乎国家相关教育政策落地及学生的切身利益,受到国家、社会、学校和学生的广泛关注。高校辅导员处于开展大学生资助工作的一线位置,是落实高校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和提升高校资助育人实效的实施者和参与者。辅导员如何开展有广度、有精度、有深度、有温度的资助工作则显得尤为重要。

  1. 争做资助工作的传播者

    任何工作开展的前提都是对相关理论政策的学习和宣传。打铁还需自身硬,作为辅导员,我们要重视对资助政策的学习,更要善于学习运用资助政策。学校不定期地结合社会和工作实际情况,进行资助政策修订。辅导员要及时、快速、准确地把握修订之处,利用主题班会、政策宣讲会、知识竞赛等多种方式,扩大资助政策的知晓面和影响面,让学生了解学校资助政策的最新动态。

  2. 争做资助工作的监控者

    我国现已形成了“奖、助、勤、贷、免、补、减”多元资助体系,大学生资助工作由单一资助向全面育人发展。资助工作的关键是精准,这是各类奖助学金评选的重要条件之一,更彰显着公平公正。“欲先工其善, 必先利其器”,辅导员要在大学生入校时建立资助工作台账,从家庭经济困难认定工作,到奖助学金评定,将谈心谈话等传统方法和大数据筛查等科学方法相结合,实现资助工作的精准化。

  3. 争做资助工作的挖掘者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我们要认识到,大学生资助工作不仅是资金的帮助,更应体现人文关怀和支持。在具体操作中秉持“输血”不如“造血”的工作原则,掌握新时代青年心理,把优秀学生先进事迹制成故事短片、舞台剧、小品等,调动全社会资源,使大学生认识到自身是与学校、与社会在一起的整体,从而形成“他人帮助”到“自我帮助”再到“帮助他人”的过程,推动资助工作走深走实走细。

  4. 争做资助工作的呵护者

    资助工作不是单纯的经济资助,而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有机组成部分,更是一项温暖人心的工作。我们要真正了解和维护学生的真实需求,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润物细无声,让学生切实感受到国家、学校真心实意的帮助,增强学生的内在激情和动力;要激发学生的反哺意识,努力培养学生的感恩意识和社会责任感,增强自强、自立、自尊、自助的意识,形成“解困—育人—成才—回馈”的良性循环。

上一篇:做青春摆渡人!他们是2023年度考核优秀辅导员!(一)

下一篇:学校举办2024年辅导员素质能力提升专题培训班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