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化落实全国教育大会及学校第十次党代会精神,切实做好全校大学生科技创新工作,结合学校工作实际,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目标与任务
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培养学生创新创业意识,增强学生就业创业能力为目标,服务学生成长成才。有效依托学校"第二课堂成绩单"制度和学校大学生科技创新平台,切实发挥"青年领创"团队联盟的引领作用,加强和规范大学生科技创新"英才培育"项目管理,加大对大学生科技创新、自主创业的扶持力度,通过开展"挑战杯""创青春""青春创客""互联网+"等多种形式的科技创新实践活动,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二、组织机构
成立学校大学生科技创新工作领导小组。
三、项目组组成人员遴选条件及要求
(一)项目评审专家遴选条件
1.拥护党的基本路线,有良好的师德、医德,治学严谨,教书育人,为人师表;
2.坚持公开、平等、竞争、择优的原则,从具有副教授及以上职称或博士学历教师中选拔;
3.优先考虑大学生科技创新工作优秀指导教师及青年领航创新创业团队负责人。
(二)项目、赛事指导教师及团队领队遴选条件
1.学校在编教师及各附属医院、临床医学院教师,拥护党的基本路线,有良好的师德、医德,治学严谨,教书育人,为人师表;
2.热爱学校教育事业,了解学生培养有关政策,有一定创新实践能力;
3.积极、热情,态度认真,具备课题研究的专业能力和带教学生的积极性;
4.坚持公开、平等、竞争、择优的原则;
5.项目、赛事指导教师及团队领队的专业技术职称应为中级及以上,或具有硕士及以上学历,且由任职满1年的教师或专职团干部、辅导员担任;
6.指导教师最多允许有2名教师担任,其中第二指导教师为辅助带教教师,须具有本科及以上学历,且由专业技术职称为初级及以上的专任教师或团干部、辅导员担任;
7.优先考虑有大赛经验的指导教师担任。
(三)项目组参与学生遴选条件
1.在校学生可以个人形式或者组成团队形式申请参与科研项目;
2.参与者应具有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有责任心和团队精神,具有一定科研素质,创新意识强,能够独立开展科研工作;
3.具有国家、自治区和校级"挑战杯"、"创业大赛"等课外科技学术大赛参赛经验;
4.学生素质测评成绩须在本班级的前二分之一;第二课堂成绩单积分每学年达到要求标准;
5.为保证学生正常上课,每个学生每年只能申请参加一个项目。
四、重点项目
(一)大学生科技创新"英才培育"项目
1.专业课程成绩优异、综合素质好、具有较强的学习能力和一定创新潜能的大学二年级学生,通过选拔后,可以与指导教师进行双向选择,进入指导教师的课题组或实验室,接受科学研究的规范化训练,每个项目允许带1名大一学生进行观摩学习;
2.每年定期开展大学生科技创新"英才培育"项目,1月﹣3月申报立项,12月结题,每年资助立项150-200项目。其中,学校资助立项60项,分为重点项目10项,一般项目50项;学院资助项目根据申报情况,资助若干项;
3.每个项目学生人数为5-9名。项目结题后,在"第二课堂成绩单"制度创新创业创造模块中按照评审级别获得2-4积分。
(二)"青年领创"团队联盟团队
根据《关于印发<内蒙古医科大学青年领航创新创业团队联盟实施方案>的通知》(内医党发[2020〕36号)要求,学校设立了孵化团队、雏鹰团队、雄鹰团队、金鹰团队四级团队联盟,根据团队成员工作开展情况、团队成果、团队参赛情况,评定团队等级,并配套专项工作经费。
(三)"挑战杯"创青春""青春创客"等赛事
每年举办校级大赛,严格按照大赛章程组织开展路演、答辩、评审,奖励获奖作品并将优秀作品项目推选至自治区级及国家级大赛。
(四)大学生科技创新展
每年年底开展大学生科技创新展,并评选年度"优秀项目""优秀团队""优秀指导教师""科技创新之星"。
(五)其他项目
鼓励各学院根据学院特色开展大学生科技创新工作。
五、平台管理使用
名称:内蒙古医科大学大学生科技创新平台
网址:cxcy.vip.immu.edu.cn(校园局域网内)
各相关职能部门、各学院要积极做好平台的宣传推广工作,联络动员满足条件且可以承担大学生科技创新工作的教师开通账号。各学院要指定工作人员,认真做好账号的审核及管理等相关工作。平台的使用和相关培训指导工作由学校团委负责。
六、经费来源与管理
积极争取学校重点学科、重点实验室和科研平台及学生、招就类平台的经费。团委要加强对大学生科技创新资金的统一管理,做到专款专用,专账核算。相关项目经费报销标准按照学校财务管理规定执行。
附件:
1.内蒙古医科大学大学生科技创新"英才培育"项目申报书
2.内蒙古医科大学"青年领创"团队联盟申报表
★附件在学校团委网站下载。